红领巾寻访百年光辉足迹——访沂蒙红嫂牛玉梅、沂蒙老兵张士安

编辑:学生处 发布时间: 2021-04-29 08:54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的100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无数的先锋人物,他们为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无数的先锋榜样,他们无私奉献、一切为民的情怀,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一、寻访背景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作为革命根据地,为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三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千古的孟良崮战役,光荣的革命业绩,一段段感人事迹,镌刻在历史长河中。

        战争年代的“沂蒙红嫂”,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战争年代的“沂蒙老兵”,他们参军入伍,舍小家为大家,英勇杀敌,血撒疆场,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一起走进沂蒙老区,寻访红色榜样。

        我是山东省实验小学五(3)中队的申志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就在身边,我出生在一个党员家庭,在沂蒙老区的红色沃土里成长,从小就听太姥爷参军入伍解放上海和抗美援朝的先进事迹,在太姥姥智救八路军伤员的感人故事里长大。我要寻访的先锋榜样就是沂蒙红嫂的楷模——我的太姥姥和沂蒙老兵的典范——我的太姥爷。


二、寻访经过

(一)沂蒙红嫂的楷模:我的太姥姥

     采访之前,我给太姥姥佩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而红旗是革命英雄们的鲜血染成的,太姥姥胸前的红领巾如同她身上的党徽、军功章一样,熠熠生辉,又格外鲜艳。

太姥姥对我们红领巾队员心向党,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学党史赞党恩,寻先锋访榜样,寻访党的百年光辉足迹的主题实践活动,表示了肯定和支持。

慈祥的太姥姥,虽已是90多岁的老人了,还是那么和蔼可亲,她拉起我的小手,满怀激情地为我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广大人民拥军支前的情景和她本人智救八路军伤员的故事。


11拥军支前,智救伤员

        我的太姥姥牛玉梅,1931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她自小就受在部队工作的父亲影响,接受进步思想教育,在抗日战争时期,她不惧危险散发抗日传单。解放战争时期,她帮助母亲搓麻绳、做军鞋,上台为参军青年戴红花、送军鞋等,做了大量拥军支前工作。

        1943年阴历六月初六,母亲让太姥姥去替换看瓜的表大爷回家吃饭,她途径高粱地时,猛然间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小妹妹,别咋呼!救救我!”她害怕得向后退,那人连忙说:“小妹妹不要怕,我不是坏人,给我点儿水喝吧。”她定定神仔细看了看,见这个中年男子的双手被反绑着,脸上身上有着道道伤痕,衣服破烂。太姥姥半信半疑地走到他跟前问:“你究竟是什么人?”,“小妹妹,我叫李中华,是八路军,部队住在陡沟。我奉命化装侦查情况,不料被汉奸抓住带到曹家营岗楼子里,严刑拷打要我说实情。我只说是走亲戚的,汉奸要村里来人第二天认领。我瞅准机会当晚逃了出来,一直躲在这高粱地里,被雨水淋了一夜。”听到这些,太姥姥赶忙给他解开捆手的绳子。小手解不动,她就用牙咬着使劲将绳子解开,把他领到瓜棚子里喝水,还把表大爷放在瓜棚里的衣服找出来让他换上。由于担心被坏人发现,她把血衣和绳子包在一起用石头压在了瓜棚前面的水沟里。随后,她又找一顶破苇笠给李中华戴上,找了一把锄头让他扛着,把他打扮成给自家干活的庄稼人,准备带回家。当时,李中华对太姥姥家及村里情况不了解,仍然担心。太姥姥就把李中华带到自家的前花园,藏好他后赶快回家把事情经过和母亲说了。太姥姥的母亲赶忙把煮好的水饺放在陶罐里,又烧了红糖姜水,拿了发汗散,假装去前花园浇花,将李中华的伤进行了处理。连日来,身处险境的李中华又饥又饿,吃完饭喝完水,感动得留下了热泪。由于李中华受的都是皮肉伤,经过3天的疗养后基本痊愈。当时村里的汉奸经常活动,太姥姥和母亲担心出意外,于是假装走亲戚联系上部队,使李中华安全返回了队伍。 

2参军入伍,罹患眼伤

        1946年春,15岁的太姥姥在父亲牛凤岗(滨海军区后勤部工作)的鼓励下,参军到部队当一名“看护员”。1947年初春,太姥姥身背药箱,随着部队夜晚急行军时不慎滑倒,导致一只眼睛受伤。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和部门急行军时间紧、任务重,受伤的眼睛没能得到及时治疗,视力受到影响。现在,太姥姥曾经受过伤的眼睛几近失明。

        几年后,李中华专程赶来村里找过太姥姥,但那时太姥姥全家已经跟随部队搬到到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中共山东局、山东省政府旧址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没有找到救命恩人,李中华只好遗憾地离开。

33退伍还乡,哺育后代

     1951年,太姥姥退伍回乡,出于对部队的深厚情感和相同的军旅经历,太姥姥嫁给了二等甲级伤残军人孙明功。几十年来,她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继续发扬沂蒙红嫂精神,爱党拥军,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有困难自己抗也不向组织伸手,再困难也不向组织提要求。她始终支持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哺育革命后代,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教育儿女们努力学习,练就本领,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如今,太姥姥已是九旬老人了,儿孙们个个都是党员,知识报国,奋斗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一家四世同堂几十口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太姥姥的讲述,让我们一起回顾了党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太姥姥满怀期望地叮嘱我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恩情要牢记心间。和平年代,孩子们更应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就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朴素的情怀和殷殷期望。

 

(二)沂蒙老兵的典范:我的太姥爷

     太姥爷感慨万千地给我讲述了百万雄狮过大江,解放大上海战役的经历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景。通过讲述,他仿佛带领我回到了那段奋勇杀敌、九死一生的峥嵘岁月。1

 

1参军入伍,英勇作战

       我的太姥爷张士安,1930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17岁参军,1948年3月跟随第三野战军南下,11月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4月21日参加渡江战役,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接着太姥爷参加了上海战役,1949年5月27日,解放上海。大上海解放后,太姥爷所在的部队继续攻打崇明岛,这之后部队驻扎在黄浦江入口的上海高桥进行训练和休整,为解放台湾作准备。部队驻防在高桥期间,太姥爷的父亲从沂蒙老家,来到大上海探望他,于是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父子合影照以及战友合影照。(战友叫张士泰,与太姥爷是同乡同村,他们同批次入伍,现在已经去世)。

2抗美援朝,荣立战功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太姥爷所在的部队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侵略者,直至1953年战争取得胜利。

      包括太姥爷在内的志愿军将士,克服路河冰冻,衣被单薄,粮弹缺乏等种种极端困难,与敌人浴血奋战,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站青川江,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

      讲到条件艰苦时,太姥爷老泪纵横,不时用手比划着当年装干粮的布袋,回忆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艰难情形。谈到英勇杀敌时,太姥爷浑浊的双眼顿时闪出神采,继而又黯淡下来,他多次提到五圣山和上甘岭。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上甘岭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志愿军坚守阵地,击退敌军900多次冲击。由于作战勇敢,太姥爷在上甘岭战役中荣获二等功,这是他作为军人的荣耀和风采。在这场战役中,太姥爷所在的连,在多次阻击敌人的进攻后,伤亡惨重,所剩无几,每当提起当年战友,太姥爷非常伤感。

3退伍还乡,建设农村

      1955年,太姥爷相应国家号召,从部队转业,放弃了部队安排的警察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回到农村,投入到沂蒙老区的建设中,担任村里的生产队长等职务。作为老党员,结合自身革命经历和军旅生涯,他主动承担起义务讲解党史和军史的任务。作为红色宣传员,太姥爷把党的优良传统和军队的优良作风,讲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和少年,在培养红色接班人的道路上乐此不疲。

        如今,91岁高龄的太姥爷,是镇里唯一一位健在的老军人了。然而他却拒绝了儿女和孙辈的好意和照顾,仍然孤身一人住在老宅里,生活可以自理,坚决不给后辈们添麻烦。

      太姥爷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始终透着知足和感恩。太姥爷,特别知足,不断地在重复着感恩于党的好领导,如今过上了太平日子;感恩于党的好政策,对老军人照顾周到,月月有津贴,吃喝不愁,生活有保障。太姥爷语重心长地嘱咐我说:“过去的历史不能忘记,孩子们要知道;过去的优良传统也不能丢,孩子们要传承;日子好了,人要知足。” 这就是一名老军人的期望,朴素无华,却又无比高尚。

三、寻访感悟

        太姥姥和太姥爷,青年参军,投身革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奋斗,深厚的爱党之情令人感动。太姥姥和太姥爷,期颐之年仍心系党史宣传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深厚的爱党之情令人感佩。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寒假期间,通过在线观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数字展馆和全国少工委平台的少先队员“寒假10课”,我了解到党从革命年代到和平现世的百年征程,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所以我绘制了四幅思维导图,来呈现党的百年奋斗史,以此表达对党崇高的敬意!

    伴着长辈党员们哼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在太姥姥拥军支前,智救伤员的感人故事里,在太姥爷解放上海、抗美援朝的先锋事迹里,我一天天长大,对共产党产生了朦胧的认知。随着我步入小学,加入中国少先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参加红领巾活动,学习少先队队课,我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具象化的认识。无数先锋的付出,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无数榜样的努力,成就今天的幸福。忆苦思甜,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加倍珍惜。所以我自编了快板诗《永远跟党走》,表达发扬红色传统,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永远跟党走》

 

蒙山高,沂水长,沂蒙山区好地方;

红嫂恩,永难忘,拥军支前好榜样;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

蒙山高,沂水长,人民心向共产党;

   军民同心,无私奉献,红色传统莫相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基因须弘扬。

党的温暖记心间,沂蒙精神代代传!

幸福生活常相守,人民永远跟党走!

 

我要以太姥姥和太姥爷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从小学先锋,长大作先锋,鼓起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红领巾增添新时代的光荣!

 

 

编辑:申志新

辅导员:刘玉丹

审核:王莹

最新导读

扫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