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星河 共筑未来
——山东省实验小学“鲁一班”教师自主发展论坛
当时节的笔触染黄梧桐,我们也在育人初心与师者情怀的温暖邂逅中,迎来了属于耕耘者的丰收季节。10月27日下午,我校“鲁一班”教师自主发展论坛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与深切的教育情怀中拉开序幕。这不仅是一次工作的回顾与展望,更是一场教育理想与育人初心的深情共鸣。
深耕沃土 育见成长
教师的成长,是教育这片星空最恒久的光源。在经验交流环节,我们聆听了多位教师扎根讲台、潜心育人的动人故事,见证了教育生命拔节生长的力量。
刘鑫老师用“温暖”与“成长”描绘了她的教育图景。她相信,教育就藏在师生饭后散步的闲谈里、节日互赠的小惊喜中。这份用心的陪伴,让她所带的班级成为了一个有温度的集体。同时,她在专业道路上孜孜以求,在各类教学竞赛和课题研究中崭露头角,展现了青年教师知行合一、锐意进取的蓬勃朝气。
孟祥翔老师的分享,则是一部“转型与担当”的叙事。从幕后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到站上前台的学科教学,他始终是学校一块“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砖。其间的挑战与适应,被他化为平淡而坚定的叙述,那份“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的从容与感恩,令人动容。
走近张蕾老师,你会看到“坚守”的模样。她戏称自己“长在了班里”,晨光熹微中,落日余晖下,总有她伏案备课、耐心辅导、观察学生的身影。她将对教育的朴素理解,化作了平凡日常中的陪伴,用细致与耐心,静候每一朵花蕾的绽放。
在六载春秋的育人路上,李雅男老师将教育的朴素真谛,化作日复一日的涓滴行动。课堂上,她深耕教学,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班级中,她以“亦师亦友”的身份贴心陪伴,用耐心与智慧点亮学生成长的道路。

岁月如歌,何延云老师始终以敬畏之心站立于三尺讲台。教学竞赛中屡获殊荣,科研探索中笔耕不辍,她用专业与热忱点亮课堂的星光。从精心策划的班级活动到温暖有爱的集体建设,她所打造的不仅是“市级优秀班集体”,更是孩子们心之所向的成长港湾。
赵颖老师带来了她修炼多年的教育秘籍。一堂有光的课,点燃求知星火;一个有爱的班,筑起成长暖巢;一项有魂的研,探寻育人规律。硕果累累背后是心血与经验的结晶,是一位老教师的执着追求。
徐云霞老师则以一串多元的“角色密码”,解码了教师的专业内涵。她是不断充电的“学习者”,是点燃课堂的“教育者”,是学生信赖的“顾问”,是团队共进的“教练”。她坚信,教师应是“追光者”,更应努力成为照亮学生成长之路的那束光。
从一线教师到管理岗位,杨晓虹老师的分享铺开了一幅“驰而不息”的成长画卷。近三十载春秋,她将师者初心化为对班级的深情守护和对管理的开拓创新。如今肩负合作校校长的重任,她正以不变的赤诚,书写着教育生涯的新篇章。
曹源老师的故事,沉重而充满力量。在支教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工作的挑战与家庭的重担,他以超乎常人的坚韧,平衡着大家与小家。他的汇报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份“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执着与平静,这份于逆境中彰显的师德力量,赢得了全场最深的敬意。
淬炼师魂 守护纯真
会议的旋律,从个人成长的涓流,转向了集体信念的共鸣。师德师风与校园安全,是教育生命线不可或缺的两翼。
郑国栋副校长以“仰望星空”的诗意比喻开启了对师德的探讨——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精神的引路人。教师的清正廉洁、仁爱之心,本身就是那片星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其光芒指引着孩子们前行的方向。
随后,会议详细解读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办好中小学师生家长关注的40件“关键小事”的通知》。从“不得拖堂”到“不得让家长批改作业”,这些细致入微的“小事”,恰恰是构筑健康教育生态的“大事”。它们划清了行为的边界,守护着教育的纯粹,旨在让校园回归育人本真,让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变得更加清朗、温暖。
星河徜徉 共赴远方
最后,刘爱华校长总结发言。她表示,在今天的论坛中,我们看到了一幅我校教师队伍群星闪耀的图景。从青涩到成熟,从专才到通才,每一个奋进的身影都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的故事,交织着爱的温度、智慧的深度与担当的力度,共同铸就了学校卓越的声誉与坚实的根基;他们的故事,如春风化雨,在每一位教师心中深植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
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与期待。这支有理想、有能力、有情怀的教师队伍,必将承载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在教育的星河中继续徜徉,乘风破浪。我们将以今日之积淀,启明日之新程,共同谱写一曲更加恢宏壮丽的教育乐章,守护每一个孩子安心地仰望星空,奔赴属于他们的星辰大海。
